打造你的音樂夢工廠:
近場監聽喇叭(Nearfield Monitors)與居家錄音室(Home Studio)入門指南
隨著錄音科技的普及,越來越多音樂人、Podcaster 與影音創作者選擇在家中打造自己的錄音室(Home Studio)。 而在所有設備之中,近場監聽喇叭(Nearfield Monitors)可說是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本文將帶你了解什麼是近場監聽喇叭、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開始打造專屬的居家錄音空間。
什麼是近場監聽喇叭?
近場監聽喇叭是為短距離收聽設計的專業音響,通常放置於離耳朵約 1 至 1.5 公尺的位置。它們最大的特點在於提供「平坦頻率響應」(Flat Frequency Response),也就是盡可能不加入任何聲音染色,讓你聽到最原始、最真實的聲音細節。
這種真實的聆聽體驗對於混音、母帶製作(Mastering)或任何需要精準聲音判斷的工作來說至關重要。
近場監聽 VS. 一般喇叭
項目 | 近場監聽喇叭 | 一般消費型喇叭 |
---|---|---|
聲音特性 | 平直、不強調低頻 | 強調低頻、聲音染色 |
用途 | 混音、錄音、編曲 | 娛樂聆聽、看電影 |
聆聽距離 | 約 1 公尺 | 視聽空間中距離 |
推薦入門款近場監聽喇叭
打造你的 Home Studio:五大關鍵步驟
-
選擇合適的空間:避免過度混響或狹小密閉空間。房間的形狀與牆面材質會直接影響聲音表現。
-
音響佈局與吸音處理:將監聽喇叭與耳朵形成等邊三角形。搭配吸音棉、低頻陷阱等可以大幅改善聲學環境。
-
選購錄音介面(Audio Interface):作為電腦與喇叭、麥克風之間的橋樑,錄音介面能提供穩定與高品質的聲音輸入輸出。
推薦 NUX NAI-24 。 -
使用合適的 DAW 軟體(如 Cubase、Logic Pro、Pro Tools 等):這是你創作、錄音、編曲與混音的工作平台。
-
定期調整與優化:空間與設備隨著使用而變化,持續微調與學習是 Home Studio 成長的關鍵。
推薦 NUX NTK系列 MIDI Controller。
結語
無論你是創作型歌手、配樂製作人、還是 YouTuber,只要有正確的工具與用心規劃,居家錄音室也能產出媲美專業錄音室的作品。而 NUX AXON 3 近場監聽喇叭,正是你聲音世界中最忠實的夥伴。現在,就是實現音樂夢的最佳時機!
如何選擇自己的第一款監聽喇叭?
相信對於各位音樂人來說,擁有一對好的監聽喇叭勢必會讓我們的創作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那麼,市面上那麼監聽喇叭,該如何選擇呢?
為什麼要選擇監聽喇叭?
對於音樂製作來說,前期錄音使用的麥克風追求對聲音全貌最大程度的收錄。 而後期編曲混音所用的監聽設備,則追求對聲音的高還原度和精準表達。
監聽設備決定了聲音呈現的 『還原度』 和 『真實度』 ,對音樂製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歸根結底,監聽設備無非就是兩種: 監聽耳機 和 監聽喇叭。
進行音樂製作時,這兩類設備都是必不可少的。 監聽耳機可以幫我們更有效地觀察聲音的細節。 而監聽喇叭則在還原聲場等方面有優勢,兩者搭配使用是音樂製作最基本的操作。
很多時候,編曲時可能更依賴耳機,混音階段則更依賴監聽喇叭。
相對於耳機,監聽喇叭的優勢在於,保證製作人『更長時間的工作』,以及呈現出『更為真實的聲場』。
所以真想做好音樂製作,特別是混音,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監聽喇叭是必要的。
選擇監聽喇叭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首先是『分頻數』。 這個指標就是監聽喇叭使用的 Speaker 和 分頻頻段 的多少,常見的分頻數有『二分頻』、『三分頻』和『四分頻』。
小編推薦的 NUX AXON 3 搭配 3英吋低音喇叭 和 3/4英吋高音球 (屬於『二分頻』),且採用前置倒相孔。
有源(主動) 和 無源(被動) 的區分
有源監聽喇叭內部會有驅動喇叭的放大器(amplifier),只要插上電就可以工作;無源監聽喇叭則沒有放大器,需要外接功放推動才可以工作。
AXON 3 屬於有源(主動)監聽喇叭,接上寬電壓變壓器即可工作。
近場、中場、遠場
根據使用場景不同,監聽喇叭可分為『近場』、『中場』、『遠場』監聽喇叭三種。 其中,近場監聽喇叭體積較小,擺在較近的位置使用;中場體積略大,擺放的遠一點;遠場體積更大,擺放距離更遠。 這邊我們以Home Studio為主,所以只聚焦在『近場』監聽喇叭。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近場都直接擺在錄音工作桌上;遠場則是嵌入牆壁,多數為無源;中場有擺在工作桌上也有放在支架上的。
頻響曲線
對聽感影響最大的一點,就是監聽喇叭的『頻響曲線』。 在音樂製作過程中,我們需要監聽喇叭表達出聲音最原始和最真實的姿態,那麼監聽喇叭對於聲音各個頻段的表現就要盡量一致。
所以對監聽喇叭的頻響曲線要求盡可能的平直,否則我們很容易因為喇叭對某一頻段表現力過強或過弱在音樂製作過程中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操作。
上圖是NUX AXON 3的頻響曲線,對於Home Studio來說,相當優秀。
頻響範圍
頻響範圍也是監聽喇叭的重要指標。 一般來說,頻響範圍下限在40Hz左右,上限在20KHz左右就完全夠用了,畢竟 超出人耳生理極限也沒有意義。
音量(響度)
監聽喇叭能發出多響的聲音,一般來說會用 每對音箱在 1米處測得的最高聲壓級來表示。 不過對於近場監聽喇叭來說,不是那麼重要。 畢竟監聽喇叭是放在工作室裡聽的,不是現場演出使用,音量大小合適就可以。
小編推薦的NUX AXON 3 為 90W RMS,最大聲壓可達 107dB。
在房間裡面使用,已經相當充足了。 隔音不好的話,還怕隔壁鄰居抗議。
居家錄音室(Home Studio)
超近場方案|Ultra Near Field
現代音樂人、Podcaster 與影音創作者都在狹小的空間裡創作,例如寢室的書桌角落,或者是一間改裝成工作室的備用房。
但如今市面上多數工作室監聽喇叭,都配備了遠超需求的放大器(amplifier)和驅動單元(speaker)。
如果聆聽位置與每台監聽喇叭之間的距離(B),應該與兩台監聽喇叭之間的距離(A)相同,形成一個完美的『正三角形』。 那監聽喇叭是否應該足夠 小巧緊湊? 這樣就不會佔用過分的空間,還可以保持最理想的聆聽位置。
同時,近場監聽喇叭應該具備高質量、高效的 驅動單元(speaker)和 放大器(amplifier),以產生至少與大型工作室相當的音質。
NUX AXON 3 非常適合 小型工作室 和 未經聲學處理的空間,例如 寢室、書房、攝影棚,或者任何不是以打造完美聲學空間為唯一目的的空間。
AXON 3 可以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音質,體積非常小,為創作者帶來可信賴的音場!
補充說明(銀彈、環境充足):
監聽喇叭擺放終極指南
理想監聽環境的三大支柱
1.空房間: 僅保留必要設備
2.對稱佈局: 雙喇叭+聲學處理
3.無干擾設計: 消除所有平行反射面
這種近乎實驗室級別的環境,通常只存在於母帶處理室。 對於居家錄音室,我們需要在現實條件與理想狀態間尋找平衡點。
空間規劃的黃金法則
1. 房間走向的選擇
例如,當房間長寬比為 3米 x 3米6時,應該將監聽喇叭沿 3米6方向佈置。
傾斜牆面需特別處理: 最佳位置通常在斜面底部,可減少將近一半的早期反射聲。
2. 38%法則的魔力
在房間長度的 38%位置設置聽音點,這個數學魔法可以有效規避 駐波干擾。 以4米長的房間為例,最佳聽音點位於1.5米處,這個位置能將 低頻響應誤差 控制在 ±3dB 以內。
3. 等邊三角形的藝術
監聽距離 與 間距 的 黃金比例:
-
從後腦勺到每個音箱的距離=兩箱間距
-
實際操作:用紅外線測距儀確保三邊誤差<5cm
-
頭部寬度補償: 在間距基礎上增加15~20cm (約成人頭部尺寸)
設備與空間的匹配
1. 低音單元尺寸與建議監聽距離
低音單元尺寸 | 建議監聽距離 | 適用空間大小 | 特點 |
---|---|---|---|
3–4 吋 | 0.5–1 公尺 | 超小空間 / 桌面工作站 | 高頻清晰,但低頻較弱 |
5 吋 | 1–1.2 公尺 | 小型房間(約 2–4 坪) | 平衡中性,最常見入門選擇 |
6.5–7 吋 | 1.2–1.8 公尺 | 中型空間(約 4–6 坪) | 低頻延伸更好,適合混音 |
8 吋以上 | 1.8–2.5 公尺以上 | 大空間(錄音棚等) | 深沉低頻,需搭配吸音設計 |
2. 高度校準
・ 二分頻系統: 高音單元中線 與 耳道齊平 (誤差±2cm)
・ 三分頻系統: 耳道位於 中/高音單元 中間點
・ 測量技巧: 使用紅外線水平儀+可調支架
NUX AXON 3 帶有特殊設計的 『磁吸腳墊』,可以讓你調節音箱的角度,確保你的耳朵跟音箱的3吋Woofer在同一個直線上。
聲學處理
聲學環境的重要性順序:
・第一反射點處理(影響60%聲染)
・低頻陷阱(解決80Hz以下駐波)
・擴散處理(優化中高頻響應)
天花板處理常被忽略,但這是投報率最高的區域。 在天花板第一反射點 安裝10cm厚的 吸音棉,可以降低混響。
感蝦收看!!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建構心目中的Home Studio,讓你享受創作的樂趣。